一張六十億人都坐得下的餐桌:守護社區40年,社企女先鋒的「關懷式經濟」實踐之旅
美國社企女先鋒茱蒂‧威克斯,以費城山森街上的「白狗咖啡」為起點,
40年如一日地守護街區,致力實現「關懷式經濟」。
在忙碌的生活中,即使自顧不暇,看到難民仍要款待美味餐點,
終日繁忙,卻仍為關在籠子裡的豬隻感到悲傷,
儘管只掙到一分錢,也要支助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她發現,對社區居民而言,只為賺錢而開的店,充其是一個擁有大量現金的地方,
讓有困難的人覺得不安和被壓迫,更增添商店被搶的機率,你勢必得改變賺錢的思維,
才能改變居民的眼光,並找到互惠的經營模式。
她堅信沒有所謂的唯一永續事業,唯有置身於一個在地永續經濟體系之中,
才能不剝削農家、製造商,不辜負每一個顧客。
在種種困境中,她不斷思考創業者如何做出改變──
當財團追逐低工資而不斷遷廠、社會企業不斷被大公司併購時,
當合作夥伴決定開全國連鎖店,不再以穩固在地經濟為念時,
她選擇留下來養活當地小農和餐廳員工,建立在地生活經濟圈,
輔導年輕創業者,和競爭對手一起打造永續家園。
在八○年代初期,茱蒂‧威克斯就以過人的勇氣一再創新:
‧守護社區裡的人們,舉辦說故事講座,邀請更生人、少數族裔、反戰醫生、環保律師說出自己對抗社會僵化價值體系的心路歷程;
‧餐廳食材不僅和在地有機小農合作,營養料理更要進入學校、醫院、樂齡中心和需要的人;
‧用美食誘惑顧客坐下的桌邊會談,開啟跨領域溝通和公民合作的契機;
‧率團前往墨西哥、尼加拉瓜、越南和立陶宛,尋找姊妹餐廳的行動牽起了公平交易的互助之手;
‧建立「在地生活經濟聯盟」、「大費城永續企業網」,不依賴大企業,利用地方資源再造永續生活經濟……
發現在地食物的價值後,又該如何實踐食物正義?
當生活壓力拉開人與人的距離時,如何帶他們看見社區需求和公共參與的潛能?
在全球化的威脅下,區域經濟、弱勢團體何去何從?……
當今社會公民關注的種種議題,都可以在這位先行者的探索之路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