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專區

40個機會:飢餓世界曙光
40個機會:飢餓世界曙光
 如果你有一筆錢,可完成一件轟轟烈烈的事,那麼你要做什麼?

  股神巴菲特2006年宣布將大部分財產捐出做慈善時,等於也給兒子一項挑戰。他的長子決定利用這筆基金幫助全球近10億無法獲得溫飽的人。霍華給自己一個目標:投入40年x運用30億美金=解決全球飢餓的艱鉅任務。

  為什麼會把期限訂在40年?霍華除了是企業家、攝影師、政治家之外,也是個在自家土地上親自耕種的農夫。他說,農夫一生中應該有40個年頭的生長季在農場耕作,若以每年一穫的情況來看,那麼應該有40個機會從錯誤中學習,改善下一季的農穫。這道理不僅適用於農場也適用於每個人在40年內竭力達成自己的目標。

  作者訴說自己對於農耕的熱愛及從中學到的哲理,接著帶領我們走遍全世界,一同思考該如何幫助受飢餓之苦的人。有些地方可能就在他家附近,例如美國境內就有許多飢餓的人口。美國是富庶的已開發國家,但也隱藏種種飢餓問題,例如有些孩子的父母因為入獄、工作等因素,無法給予孩子良好的照顧,因此孩子往往無法三餐溫飽。近年由於大環境惡化,仰賴食物銀行或免費提供食物的救濟中心過活者越來越多,許多父母失業的家庭,孩子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可能是一天唯一的一餐。對於這些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的人,更需要糧食銀行伸出援手。

  另外,他也前往環境最險惡的地方,若深入那些險惡之地,看了不該看到的情景,甚至可能招來敵意,讓救援者命喪黃泉。霍華曾在這些地方見過許多慘不忍睹的畫面,例如有個小男孩在獅子山內戰期,親眼目睹母親遭殘忍殺害,之後被逮去當童兵,當時他甚至年紀小到扛不動槍,只好在槍上綁一條繩子拖著槍前進。他叫做「小鉻鐵」,被逮去當童兵之後就遭強灌古柯鹼,以維持精力來戰鬥,折磨其他人。小鉻鐵稍微長大一點時,大人甚至在他胸前劃一刀,直接塞古柯鹼進去。那刀痕現在仍在他胸口,離心臟很近。如果他不服從命令去殺人,手就會被剁掉。戰爭結束之後,不代表小鉻鐵的人生可以重現光明。突然降臨的自由往往令這類孩子不知所措,他們從小的悲慘遭遇已使人性扭曲,況且除了殺人之外,什麼也不會。多年來累積的心靈創傷,使許多曾遭戰火蹂躪的人在戰後過得更悲慘,國家也難以重建。

  其他國家的人民則因為不同的因素飽受饑貧之苦,亞美尼亞就是一例。這國家原本為蘇聯一員,政府會給予農具和肥料讓人民耕種。然而蘇聯解體後,民眾無法取得農耕用具,農地於是荒廢,年輕人紛紛出走,留下許多年邁老人過著三餐不繼、沒錢就醫的日子。霍華說,世上許多窮苦的人仍保持樂觀,但是亞美尼亞的老人認為自己為國家奉獻一生,曾對未來還有一點希望,可是最後落得貧病交加,內心相當不平衡,覺得自己被家人、國家甚至上帝「背叛」。

  救援過程中會面臨重重問題,例如全球投入拯救非洲的經費已是難以計數的天文數字,但為何有時越幫越糟?霍華於是停止資助某些最常見卻無效的計畫,因為他了解,必須放棄西方思維模式,改以非洲的在地思考模式來看待問題,才能看出當地真正的需求,找出正確的解決之道。

  比方說,面對嚴重營養不良的人,不能光給予食物。他們身體虛弱,若吃一般的食物反而可能喪命,因此需要治療性的補充,這又需要大批醫療人員投入才能解決問題。此外,即使有了糧食,也不代表獲得了適當的營養,若缺乏適當營養,一樣得面對疾病。這絕非可以輕易解決的單純問題。

  在各種不同的背景下,往往得因地制宜,尋找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飢荒問題。例如在戰火依然頻仍的地區,必須改變作物型態與農耕策略,才能在耕地可能隨時消失之前,有足夠的糧食來供應需求。在解決飢荒問題時,固然得注重緊急救援,然而要真正協助這個問題,必須放眼長期發展,讓人民能耕種,且要放眼整體局面,多管及下,例如改善基礎建設,讓作物能夠運送,並為作物尋找通路,以創造經濟價值。就非洲的情況來說,許多國家有先天上的自然限制,可能缺水、且土壤已經老化不夠肥沃,因此須設法先養育土壤、尋找乾淨水源,建立道路等,涉及層面相當廣而複雜。

  但有時候,許多救援物資根本到不了難民手上,而是被權貴瓜分。還有些非營利組織竟將救援用的糧食拿去市場變賣,以籌措資金來維持組織運作或進行其他救援任務。此外非洲文化認為,你如果願意伸出援手,你就會(也應該)幫到底,因此他們就坐等幫忙。許多問題都會讓捐助者感到挫折。

  然而在本書最後一部分,作者以許多實例,說明為什麼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我們依然有理由保持樂觀。例如巴西曾透過改良土壤,成功提高了收成與糧食供給,且該國政府透過各種方案,讓人民獲得充分營養。也有社會企業家在西非種植可可,並尋找通路讓農作物得以販售,提高農民所得。甚至新生代的非洲人遠赴國外取經,設法在非洲發展保育性的農業,他們正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希望家鄉能夠擺脫貧困,重新站起來。

  由於飢餓所牽涉的問題相當廣泛,因此霍華基金會協助推動的工作除了建立糧食銀行、培養未來的農經專家、協助尋找乾淨水源、提供緊急糧食救援之外,也有促進性別平等、促進政府治理能力、保護野生動物、對抗極端貧困……等等,如此才能真正長久改造社會,讓人脫離飢餓深淵。

  本書的40個故事,是關於作者嘗試抗擊全球飢餓的心路歷程及基金會至今投入的心力及成果。也包括對人性的致敬,即使在世上最貧困艱苦的地方,也有展露笑容的孩童。本書激勵讀者將有限的機會,化為改變世界的契機。《40個機會》一半是回憶錄,一半揭露今日對抗全球糧食問題的現實面,並為每個渴望成為改變世界力量的人,提供一種振奮人心的思考模式及行動的希望。
諮詢服務與場地預約表單 彰化縣政府性別主流化專區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粉絲專頁 田中區婦女中心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