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涵是夢想館志工隊裡的活力擔當,只要是她來當班,身為工作人員的我們都能聽見她充滿朝氣的招呼聲,當我們去外展時,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也常常看見她一人獨挑大樑,熱情的向民眾宣導與分享。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鳳涵是我們志工隊裡相對較年輕的夥伴。在開始有孩子後,便將重心放在家庭中,成為了家庭主婦,一直到近期因緣際會下,才再次返回職場。
在鳳涵身上我們能看見她服務的熱情,在大小活動上,也能從她的建議與處事看見她的智慧與創意。有人說她是有錢又有閒的志工,但事實上可不是這麼普通又簡單!!!
跳脫舒適圈的勇氣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高職畢業後的鳳涵,便投入職場開始歷練。一路上作過:美髮、服飾、汽車百貨、科技業、傳產..。或許學歷並不亮眼,但不畏挑戰、熱情努力的她,秉持著用心學沒有學不會的想法,一路過關斬將到如今。即使是擔任家庭主婦的那幾年,她也從未停止學習過。廚師證照、保母證照樣樣拿出手,她說只要時間可以就會去上課學習,因為她知道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近期再次返回職場,便是肯定她努力的證明。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讓她再次踏上新的領域,成為了一名幼兒園的廚師。
拒絕傳統包袱 攜手輕裝上路
與先生共創有性別意識的家庭
生長於七口之家的鳳涵與我們分享,自己從小便對性別不平等深有所感。因為母親被夫家要求一定要生到兒子,且過去有「招弟」、「飼包仔囝」(注1)的觀念。出於經濟考量,自己和三姊便曾經差點被送去給人當養女。最後因為母親不忍心、擔心女兒在對方有自己的子女後便不被疼愛而作罷。但從上面的經歷便能感受到,在70年代的環境,因為傳統保守的價值觀念,使得女性的家庭地位仍與男性有所差距。與先生共創有性別意識的家庭
如今,已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鳳涵,也曾擔心過自己沒有生兒子是否會無法滿足夫家的期待。但身為獨子的丈夫讓她很安心,他說父母只能陪伴小孩一段時間,目前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已經足夠了,因此小孩是什麼性別並不是最重要的。而對於丈夫的回應,鳳涵除了慶幸可以和丈夫有一致的想法外,同時也感謝長輩沒有對他們有所要求與期待。因為她也曾遇過年紀比她小的友人,正經歷和她母親相同,被家族長輩要求一定要生兒子的壓力。
注1.飼包仔囝的意思是對於遲遲沒有子女的家庭,可以收養別人的子女來分福氣,幫助受孕。
不甩刻板的標籤 專注改變的行動
在擔任志工的過程,鳳涵不只一次遇到有人跟她說你們當志工的就是有錢又有閒。面對這樣不友善的民眾,仍不減她服務的熱情,除了持續專注於自我的學習與成長,也透過志工服務的方式分享正能量,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她說很高興有夢想館這個地方,讓她擁有回饋社會的平台,她謙遜的表示雖然自己並沒有太多的錢,但如果有她可以出力的地方,她很樂意幫忙。而提到在夢想館服務的經驗,她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便是前往個案家和木工老師為其製作衣櫃的經驗。那次的服務讓她難忘是因為幫助她看見在這個社會的真實需要。同時也引發她對社會工作進行更深一層的反思。而我們也很高興聽到,透過木工服務隊,除了能影響被服務的對象,服務者本身也因此有所獲得與改變。
共鳴 能帶來影響社會的力量
最後鳳涵也分享了幾句話,想鼓勵那些還在觀望的夥伴們..
「社會資源很多,只要你願意很多人願意拉你一把。」
「不要害怕跳脫舒適圈,當第一個或許真的有點可怕,但現在已有許多領頭羊,所以可以更勇敢的去嘗試。」
「因為許多人的共鳴可以引起改變。而一旦大家一同參與,讓社會產生了共鳴,我們就能一起變好,共好。」